综合新闻

卡本|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解

由于近期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工程材料的质量安全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天简单解读GB 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鉴定技术规范》 -2011 年。

首先,建筑加固改造行业的三大规范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鉴定技术规范、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设计规范

材料规格

验收规范

其中,材料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工程结构加固中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结构加固。

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部分主要说明工程结构加固所用的结构胶,根据粘接基材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结构胶;第二部分为三纤维复合材料安全鉴定标准;附录部分主要介绍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试验和材料性能标准值的计算。

附录 A

GB50728术语介绍

通用术语

2.0.1 鉴定:实施一套工作活动,其目的是证明一种加固材料或产品在参与工程结构承重构件的过程中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用性)。

2.0.2 确认试验:证明增强材料或产品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试验。

2.0.3 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抽取或组合样本的过程。

2.0.5 材料性能标准值:材料性能的基本代表值,应根据材料性能满足规定质量的概率分布的某个分位数确定。在工程结构中,分位数通常取0.05。

2.0.7 结构胶粘剂:用于粘合承重结构或部件,能长期承受设计应力和环境影响的胶粘剂,简称结构胶。

2.0.12 室温固化:对于未改性结构胶,是指在不低于15℃的室温下能进行正常化学反应的固化过程;对于改性结构胶,可在室温下固化。正常化学反应的固化过程应在不低于5℃的室温下进行。

2.0.13 低温固化:在低于5℃的低温环境下能进行正常化学反应的固化过程。用于工程结构加固的低温固化胶粘剂,根据反应所需的自然温度,一般分为-5℃、-10℃和-20℃三个等级。

2.0.14 老化:胶合件性能随时间下降的现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老化现象包括湿热老化、热老化和其他环境老化。

关键词

3.0.1 工程结构加固的可靠性,虽然它取决于设计、材料、施工和工艺、监督、检验等诸多因素,但实际工程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加固材料的性能不符合使用要求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占很大比例,后果甚至是极其严重的。严肃的。因此,当加固材料进入加固现场时,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和鉴定,以确认其性能和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3.0.7 目前,国内补强材料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恶化。主要原因之一是检测机构缺乏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出具不负责任的“只对样品负责”的检测报告,逃避责任。

钢筋材料安全鉴定

钢筋材料安全鉴定强>

本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凡涉及工程安全的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及产品,均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通过安全鉴定。

结构胶安全鉴定项目:

< img src="http://p0.qhimgs4.com/t01897ad599fb3aeee2.jpg">

结构胶的长期性能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 p >

1) 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的结构胶,应通过耐湿热老化试验;

2 ) 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的结构胶应通过耐湿热老化和长期应力试验(4MPa剪应力210天);

3)抗动载荷结构胶应通过抗疲劳试验(最大应力为4MPa疲劳载荷200万次);

< p>4) 寒冷地区使用的结构胶应通过抗冻融试验能力试验。

纤维复合材料的安全标识

纤维复合材料的安全标识必须是支撑结构涂胶应同时进行,否则按下列项目重复适用性试验:

上一篇: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

下一篇:对比“两弹一星”工程,聊聊搞芯片的难!